這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一個真實案例,它是來自連續失眠4周者的故事——每天都恐懼深夜的來臨
當小鄭第一次找我做咨詢的時候,蓬頭垢面,眼窩深陷,“我已經連續失眠兩周了……您能讓我睡個好覺嗎,無論用什么方法都可以。”
這28天里,失眠完全是個莫名其妙的事,明明沒有什么迫在眉睫解決不了的大事,也沒有什么好值得擔心憂慮的事兒,可偏偏12點躺下,5點還醒著;明明很困很困,卻睡不著,只能睜著眼,瞪著天花板發呆。
“有一天晚上我瞪著天花板發呆,發現黑暗中有許多星光閃閃的東西,漂浮在黑暗的空氣中,各種顏色,各種形狀,時而像煙霧一樣彌漫,時而變幻出的圖案像壁畫一樣絢麗。
我瞪大眼睛,越看越清楚,越看越覺得真實,就這樣熬過了一夜又一夜??吹降钠娈惥跋?,無法用語言描述,真是讓人又興奮,又寂寞。”
一個不爭的事實:失眠是結果,不是起因;失眠是表現,而不是疾病。造成失眠這個結果的原因,往往源于一個人糟糕的精神狀態。
白巖松,是一位我非常尊敬的新聞人,他睿智、理性、正直。我喜歡看他的《痛并快樂著》,在字里行間中感受他的喜怒哀樂。在書中,他坦言自己也曾失眠過。和失眠做斗爭的日子,就如同一場轟轟烈烈的戰爭,雖然慘烈,卻不知如何與人言說。
人們常說:“牙痛不是病,疼起來要人命。”失眠其實也是一樣,平日里,把失眠當病的人并不太多,可一旦成了慢性失眠,那種折磨就猶如軟刀子殺人,內心的掙扎和絕望只有自己才能深刻體會。
人們常說早睡早起身體好,但世界上的事情永遠不會那么完美。對于很多人來說早睡早起幾乎是奢望,他們入睡困難或者不能熟睡,或是夜里經常醒來,之后無法再入睡。有些人雖然能夠入睡,但是早上醒來以后卻感到全身乏力;有些人的失眠可能是階段性的,有的人則長期經受著失眠的折磨。
因此,在每一個看似美好的夜晚,有太多的人畏懼長夜,畏懼自己的無眠。那種恨自己的怒,哀自己的怨,都只能停留在自己的內心。長夜無眠除了和孤燈相伴,剩下的便是無盡的怨恨和沮喪。
從嬰兒期到老年,無論哪個年齡段都會出現睡眠問題,并且發生的頻率隨著年齡的增大而增加。對失眠的朋友來說,常常會認為是失眠造成了自己糟糕的現狀,所以試圖去治療失眠,認為失眠是最終的疾病,所以會去吃藥。很多醫生也一樣,不去找病人失眠的原因,而只是一味給病人開安眠藥。
對于失眠,我們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找出失眠的類型,并明白是什么原因引起了失眠。所以患者應該了解自身失眠背后的實際原因,從而找到一種對自己最有效的治療方法。
抑郁癥有明顯的特征,綜合起來有三大主要癥狀,就是情緒低落、思維遲緩和運動抑制。
情緒低落就是高興不起來,輕時只感覺悶悶不樂、無愉快感、興趣減退,重者痛不欲生、悲觀絕望、度日如年、生不如死,覺得自己活得沒有意義,沒有價值,認為“結束自己的生命是一種解脫”,“自己活在世上是多余的人”,有時會將自殺企圖發展成自殺行為。這是抑郁癥最危險的癥狀,應提高警惕。
不能忽視的是,抑郁癥常伴有頑固性失眠,發生率高達98%。典型的特點是容易早醒,尤其是在凌晨3至5點醒來,此時情緒低落,自殺的危險最大。
我的一位失眠患者的描述至今讓我記憶猶新:
“我結婚比較早,因為小時候家庭不好,所以早早就結了婚。其實我這個結婚不算真正意義上的結婚,只是我找了個男人在一起了。因為兩個人結婚的時候都比較小,而我老公那時候很‘媽寶’,所以我倆經常吵架。那幾年里,我承受了太多的失眠之夜,我忘了什么時候開始抑郁的。當我知道老公出軌后,感覺非常難過和無助。在我宮外孕手術后,每天房間的窗簾都是拉上的,我害怕見光,每天都不愿意說話。
終于有一天我迷迷糊糊地拿了刀片要割手腕,照著手腕劃下去的剎那,突然清醒了。我扔了刀片,還好我沒有用全力,只是流了一點血,我自己拿了布把傷口包了起來。而我老公,回到家竟然也沒有問,我的心瞬間跌到谷底。這就是三年來我的真實寫照。抑郁癥真是一種很奇怪的病,你仿佛被吸入一個深不見底的黑洞,對一切都失去了興趣。”
確實,抑郁猛于虎,它甚至可以毀掉一個人的幸福。
不過,多數人很難將失眠與抑郁癥聯系起來,殊不知,失眠有可能是抑郁癥的先兆,而長時間的嚴重失眠很可能會發展成為抑郁癥,而抑郁癥又會加重失眠,形成惡性循環,使抑郁癥的治療難度倍增。
我的來訪者小李迫不及待地和我說起他的煩惱:“這幾年過得不容易,本來和老婆商量好,攢點錢就買套大一點的房子,結果工資漲不過房價,這個愿望至今沒有實現,為此,老婆沒少數落我,吵架成了家常便飯。說進股市看看吧,買的股票跌得多漲得少,辛辛苦苦攢的錢打了水漂。屋漏偏逢連夜雨,半年前孩子突然輟學了。
本來工作壓力就很大,再加上這些家庭的瑣事,我覺得自己每天好像都是在提心吊膽地活著。剛開始,我還經常通過和朋友聊天等方法緩解緊張情緒,可最近越來越沒有效果,特別是這一個月來,我每天晚上躺在床上,總是想這些頭痛的事情。越想越睡不著,越睡不著想的事越多。
白天過得也不舒服,除了頭暈、胸悶和心慌等以外,有時還覺得肌肉一陣陣的緊張甚至震顫。每天白天我都在想:自己晚上睡不著怎么辦?會不會很難受?前兩天,我還去了一趟醫院,檢查的結果是焦慮癥。”
焦慮是人為了生存而發展出來的一種適應機制,比如在考試中,我們會有一些焦慮,但這可以使我們頭腦清醒,思維變得敏捷。所以,適度的焦慮可以增加我們的警覺性,提高辦事效率。然而過分的焦慮則讓人惶惶不安、不知所措。長期的焦慮會導致我們的免疫力下降。
一旦我們把焦慮帶到床上,焦慮導致的大腦皮層興奮就會擾亂我們的睡眠節律。長此以往,我們的睡眠就成了問題。
患焦慮癥的人盡管身體不適,精神痛苦,醫生卻檢查不出任何器質性病變。它突出的特點是:經常性地感到恐懼不安、提心吊膽、緊張焦慮,似乎大禍臨頭,好像面臨著什么危險或嚴重威脅一樣。一般情況下,患焦慮癥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失眠。
對于現代人來說,沒有什么是比靜心更難的事,誘惑、夢想、欲望……每天在我們的眼前變來換去,想讓心靜下來是困難的。心靜不下來,夜晚來臨的時候,躺下又怎能安眠呢?一幕又一幕的白日電影放著,明天的情節在構思之中,睡眠的時間就被一點點擠占。生活還算正常時,我們不覺得怎樣。但當內心的戰爭來了,當我們夜夜苦熬,等待黎明到來時,就會突然發現,要是能靜下來,那才會離幸福近些。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晚上我在電視上看到這樣一則新聞:
下午,記者在街頭隨機采訪了50位市民,其中有一半的市民表示睡前喜歡玩電子產品。市民張女士告訴記者:“我每晚10點半上床睡覺,但躺在被窩里經常拿著手機刷微信朋友圈和微博、玩游戲、看電子書、看視頻、瀏覽網頁等,時間在指尖不知不覺流失,而且人是越來越有精神,根本睡不著。往往玩到12點多才睡覺。”
不少人尤其是年輕群體,晚睡基本都是被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拖延著。不少人表示“微信朋友圈刷了好幾遍,就是不想睡覺”。晚上洗漱完畢后,許多人會躺在床上拿起手機或平板電腦玩一會兒,有的人甚至遲遲不愿關掉電腦,即使深夜了仍然精神百倍。
越來越多的研究結果顯示,屏幕發出的藍光(常見于電腦、手機、電視和其他電子設備)波長非常接近于日光,會讓我們誤認為一直處于白晝的狀態,抑制褪黑激素的生成,擾亂我們的生物鐘。另外,手機、電腦等自發光性質的閱讀器所放射出的藍光,能增強我們的警覺性和興奮性,上床入睡前如果使用這些閱讀器會影響睡眠,導致我們的快速眼動睡眠減少,而快速眼動睡眠是恢復腦力的很重要的一個睡眠階段,這部分睡眠減少的話,早起就會覺得很疲勞。
另外,睡前玩電子產品對身體有很大危害。電子產品對人體都有輻射,特別是電子產品充電時,輻射會比平時增加5~10倍,這是睡前玩電子產品最大的隱患所在。但很多人習慣在睡前邊給手機充電邊玩手機,身體受到的輻射大大增加。
所以,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在睡前用手機、平板電腦時把亮度調到最低?;蛘吒纱嗄闷鸺堎|的書本吧。
寫在最后:
失眠有很多不同的類型,而且引起的原因也不同。因為并沒有一種萬能的解決之道可以適合所有的失眠癥患者,事實上心理咨詢師所給出的具體建議,可能對于某一位患者十分有效,而對另一位患者毫無效果。
需要了解自己的失眠類型,可以登錄“樂天心理”APP進入到免費心理測試頁面。
先斷病源,再治病灶。先除病根,再防病發。失眠也如是。
-END-
作者@ 樂天心理咨詢師 暮夏
編輯@吳樂東
上海樂天心理咨詢中心原創文章,版權所有,轉載請寫明來源以及網站鏈接,違者必究。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