瞳孔是眼睛中央的黑色部分,它的作用相當于照相機的光圈。外部的光線能夠經由它投射到視網膜上。當光線微弱時,瞳孔會適當放大,而在遭遇強光時,它會相應縮小,以控制投射到視網膜上的光線的總量。
從這個角度上看,眼睛的工作原理就像照相機一樣,用一個控制裝置來適配不同的環境。然而你要問我,瞳孔和心理究竟有些什么聯系???
01. 感興趣會讓瞳孔放大
人類瞳孔的大小不僅會隨周圍環境的明暗發生變化,還受對目標關心和感興趣程度的影響。就像通常所說的“眼睛比嘴巴會說話”一樣,人的心理活動全都顯露在眼睛中。
瞳孔的擴張能力與大腦直接相關聯,不受主觀意志的控制。當人類看到非常喜歡的東西時,瞳孔的放大程度會高于正常情況,而當呈現在眼前的東西令人厭惡時,瞳孔很可能會縮得很小。如果仔細觀察瞳孔的變化,可以得知對方的心理狀態。
如果一個人看上去心不在焉,可他的瞳孔卻在漸漸擴大,就可以斷定他滿不在乎的神情下隱藏的是對該話題的強烈關注。與之相對的,如果對方看起來對你的話題很感興趣,但他的瞳孔沒有變化,你就要調整話題了。
02. 人情緒低落時,瞳孔會縮小
在一定的光線條件下,瞳孔的大小往往是隨著一個人情緒狀態的變化而變化。當一個人處于熱血沸騰、激情四溢,或者極度恐懼的時候,其瞳孔可能比平常擴大3倍左右;與之相反,當一個人處于悲觀失望、萬念俱灰的時候,比如當一個人收到辭職信時,消極的人往往不會留意到身邊的事物,就是因為他們的瞳孔在縮小的同時,視網膜上的圖像也隨著變得模糊,其瞳孔可能收縮為人們通常所說的“金魚般的小眼睛”或者“雞眼”。
瞳孔放大后的眼睛往往被認為是富有魅力和吸引力的。古代的珠寶商人出售首飾時,是根據顧客瞳孔的大小來要價的。如果一個寶石的光澤能使買主的瞳孔擴大的話,商人就會把價錢要得高一些。在他們看來,珠寶的價格高低與買主的瞳孔大小成正比。
廣告商更是把這個特點發揮到最大值。他們會通過技術手段放大廣告照片上人物的瞳孔。孩子們的瞳孔“變大”后,玩具銷量上漲;女士們的瞳孔“變大”后,化妝品銷量上漲;車模的瞳孔“變大”后,汽車銷量上漲……放大瞳孔一度成為廣告界戰無不勝的法寶。
當人對某一事物感興趣時,瞳孔會放大;而瞳孔放大時,也會激發人的興趣。很多自由撰稿人都喜歡在較暗的環境中寫作,因為在黑暗中,人的瞳孔會放大,使他們的創造興奮點大大提高。
寫在最后:
但歸根結底,瞳孔的變化還與其他誘發因素有關,不能用瞳孔作為確定一個人喜惡的唯一標準。當廣告商們意識到這點以后,“放大”瞳孔的手段才逐漸降溫。盡管如此,還是有很多人把觀察對方瞳孔的變化來了解對方的內心當成行動指南。
作者:樂天心理咨詢師 暮夏
上海心理咨詢原創文章,版權所有,轉載請寫明來源以及網站鏈接,違者必究。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