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個來訪者,正值高考的關鍵期,卻因為去網吧玩網游而輟學,他的母親找到我,希望我幫孩子戒掉網癮。經過第一次訪談,我發現了孩子性格內向、膽小、敏感,屬于那種高自尊的類型。我判斷他的性格也是造成網癮的一部分原因。
其實,網絡成癮與人格特征關系的研究一直是心理學家們關注的焦點問題。特別是近些年來,隨著網絡成癮者數量的快速增加和程度的不斷加深,越來越多的研究者開始關注這個問題。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成癮性人格”。
01. 什么是成癮性人格?
目前成癮性人格在心理學上還沒有嚴格的定義。簡單來說,成癮是指個體強烈地或不可自制地反復渴求并進行某種活動,盡管知道這樣做會給自己帶來各種不良后果,但仍然無法控制。有些成癮者多次努力地去改變,但卻屢屢失敗。具備這種“特殊”人格的人,就被理解為“成癮性人格”。
德克薩斯大學健康科學中心成癮的神經行為研究中心的醫學博士Michael Weaver說:“成癮人格并不是真正的精神病學診斷。人格是非常復雜的,并沒有哪種類型的人格是特別容易成癮的,是幾個因素相結合,導致你更容易成癮。”
02. 網絡成癮與神經質和精神質
高精神質者通常表現為孤獨、攻擊性和反社會等傾向。心理學家通過研究認為,孤獨是過度使用網絡的副產品,孤獨個體之所以被網絡吸引,是因為網絡提供了壓力較小的社交方式和輕松的交往群體。之后,他研究發現,孤獨者更加偏好于網絡聊天的隱匿情境,在角色扮演游戲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使他們感覺到解脫和自由。
關于網絡成癮者的高攻擊性特質,一些研究者認為,在過度使用網絡游戲過程中,網絡成癮者已把攻擊性的概念納入到自我圖式中,成為自我的關聯概念,并對此概念持有積極的評價。
03. 網絡成癮與焦慮和抑郁
對于在現實的社會中存在交往困難、學習或者工作壓力較大的抑郁人群來說,虛擬的網絡環境具有匿名性和便利性等特點,能夠為參與者提供壓力較小的安全交往和活動空間,使得現實生活中的高焦慮者在網絡環境中進行社會交往和游戲活動時可以感到較低程度的壓力和焦慮水平。抑郁是網絡成癮者的另一種典型的情緒特征。
一方面,在現實生活中感到抑郁的個體因為缺乏生活的興趣,更多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而網絡環境具有信息量大、刺激新異的特征,能夠喚起抑郁個體的參與興趣。
另一方面,長時間進行網絡活動的個體因為習慣了網絡環境信息豐富的特點,在回歸現實生活時可能無法達到較高的神經喚醒水平。因而個體和網絡環境的交互影響使得抑郁成為網絡成癮者的常見情緒表現。
04. 網絡成癮與感覺尋求
心理學家認為感覺尋求是探索奇異的具有刺激性情境的人格傾向,是人的基本特性之一,它一般是以欲望和行為動機的形式出現,一旦引發特定的情境,就容易使個體處于一種激動的情緒狀態之中,表現出個體想要達到某些目標的期望。
國內的一些調查也顯示了感覺尋求的人格維度與網絡成癮之間具有較高的相關性。有人研究發現,游戲性網絡成癮者的感覺尋求量表總分和三個分維度(刺激和冒險尋求、經驗尋求、單調厭惡)分均顯著高于非成癮者,說明他們可能具有很高的感覺尋求人格傾向。
寫在最后:
研究表明,如果你對一樣事物容易成癮,那么也很容易對其他事物成癮,這其中似乎涉及到非同尋常的“專注力”。家長要做的是將孩子的關注焦點轉移到其他良好的興趣愛好上,比如體育、彈琴或繪畫,在這些方面“上癮”,孩子上進,家長才安心!
總之,家長要營造溫馨的家庭氛圍,對孩子采取正確的養育方式,不給孩子有“上癮成災”的機會,這樣孩子才能茁壯成長!來樂天心理,帶你了解更多“成癮性人格”內容!
咨詢師推薦:樂天心理專家咨詢師 李慶
作者:樂天心理咨詢師 暮夏
上海樂天心理咨詢中心原創文章,版權所有,轉載請寫明來源以及網站鏈接,違者必究。
本文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